2013年9月17日 星期二

形形色色的生物-1~~找資料、做簡報


今年上第一章形形色色的生物,我先去觀看同事馮宜欣老師的上課,她將學生分成7組,帶學生到電腦教室,然後請每個同學尋找指定任務的生物或現象(老師像將課本的物種或專有名詞分配到小組任務單中),找資料,做簡報,並上台報告。我覺得非常棒,但是我小組任務內容稍作調整,改成每一組給一個生態系主題,請每個學生找這個生態系中他們有興趣的生物,做出一張簡報,簡報內容必須有這隻生物的照片,並說明該生物身上可以增加生存或適應環境的2個構造及其功能。然後下一次上課上台分享

我記得康軒、南一、翰林這裡都會介紹捕蟲植物、胎生苗,可是就會出現含氮物質或胎生苗這樣的詞,我覺得這些詞只會造成學生困惑。然後介紹的物種也沒幾種根本稱不上形形色色的生物=.=

這裡強調的是生物與環境的關係,以及生物的多樣性。因此讓學生用生態系尋找自己有興趣的生物,可以呈現出不同環境可以孕育出不同的生物,不同的生物在不同環境中有其適應環境的特殊構造,且每個人介紹一種,就有快30種。這樣才比較有形形色色生物的感覺。

教學目標:1.學習蒐集資料、簡報製作與上台報告。2.了解生物的多樣性與環境有很大的關係

9/17第一次上課紀錄
1.流程:
發資料(每組領一張任務單,每一張指定不同的生態系)
->告訴同學不可報告同一種生物
->指導如何上網找資料
->教導同學製作簡報規定與注意事項
->教導學生如何上傳簡報(不會做簡報的,找資料時抽出來特別指導)
->開始作業
->完成、下課
->老師利用課餘時間將簡報合併,一組輸出一張,下一節課讓同學閱讀,準備如何上台報告(報告時間1個人30秒),每個人都要上台介紹自己的簡報

2.上課觀察記錄:
(1)2個同學沒認真做,未及時處理,下可才處理,太慢
(2)部分同學介紹的生物並非是該生態系的生物,因為他們沒有先收搜尋生態系,了解裡面的物種,再分配報告的生物種類。而是自行判斷某某生物就是該生態系的物種,就直接搜尋該物種並製作簡報。搜尋資料的流程錯誤。
(3)同學經常直接複製一大段文字到簡報,未閱讀摘要幫助生存的特徵
(4)圖太小、字太多


第二節課..待續